1)环境全面感知。智慧校园中的全面感知包括两个方面,一是传感器可以随时随地感知、捕获和传递有关人、设备、资源的信息;二是对学习者个体特征(学习偏好、认知特征、注意状态、学习风格等)和学习情景(学习时间、学习空间、学习伙伴、学习活动等)的感知、捕获和传递。
2)网络无缝互通。基于网络和通信技术,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,智慧校园支持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的连接,信息感知后可迅速、实时的传递,这是用户按照新的方式协作学习、协同工作的基础。
3)海量数据支撑。依据数据挖掘和建模技术,智慧校园可以在“海量”校园数据的基础上构建模型,建立预测方法,对新到的信息进行趋势分析、展望和预测;同时智慧校园可综合各方面的数据、信息、规则等内容,通过智能推理,做出反应、主动应对,更多地体现智能、聪慧的特点。
4)开放学习环境。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创新能力的培养,校园面临要从“封闭”走向“开放”的诉求。智慧校园支持拓展资源环境,让学生冲破教科书的限制;支持拓展时间环境,让学习从课上拓展到课下;支持拓展空间环境,让学习在真实情境和虚拟情境能得以发生。
5)师生个性服务。智慧校园环境及其功能均以个性服务为理念,各种关键技术的应用均以解决师生在校园生活、学习、工作中的诸多实际需求为目的,并成为现实中不可少的组成部分。
因此,智慧校园是指一种以面向师生个性化服务为理念,能全面感知物理环境,识别学习者个体特征和学习情景,提供无缝互通的网络通信,支持教学过程分析、评价和智能决策的开放教育教学环境和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。